聚碳酸酯(簡稱PC)是分子鏈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,是透明的無色或微黃色強韌固體,透明性僅次于PMMA和PS,透光率可達89%,無味、無毒,著色性好,可制成各種色彩鮮艷的制品。
一、主鏈上基團對PC的影響
1.苯撐基:龐大的剛硬基團,限定了分子鏈段的內旋;
2.酯基:強極性基團,提供了較大的分子間力使分子鏈互相束縛,削弱分子鏈柔性;
二、發(fā)展歷史
1953年:拜耳公司首次獲得聚碳酸酯(PC)。
1958年:拜耳公司以熔融酯交換法進行PC的中規(guī)模工業(yè)化生產。
1960年:美國通用公司半工業(yè)化投產
我國在1958年著手研發(fā),1965年工業(yè)化建廠
80年代后,PC的應用需求迅速地增長,80年代的增長速度接近13%,90年代保持在8~9%
三、分類
1. 酯交換法
在堿性催化劑、高溫、高真空的條件下,使雙酚A與碳酸二苯酯進行酯交換,脫出苯酚,縮聚成聚碳酸酯。
2. 光氣法
將雙酚A先轉變成鈉鹽,以雙酚A鈉鹽的NaOH水溶液為一相,以通入光氣的二氯甲烷為另一相,在常溫常壓下進行界面縮聚。
四、成型工藝及注塑常見缺陷分析
1.成型工藝
PC可注塑、擠出、模壓、吹塑、熱成型、印刷、粘接、涂覆和機加工。
2. 常見注塑缺陷分析
PC是一種較難加工的塑料。因此,無精湛工藝在制品成型過程中往往會出現(xiàn)變色、黃紋、黑點、氣泡、冷料斑、亂流痕等缺陷。
五、PC為什么要改性?
改善應力開裂、流動性不佳
六、應用
1. 汽車(優(yōu)良抗沖擊、抗熱畸變性能,且耐候性好、硬度高)
2. 電子電器(良好的電絕緣性、阻燃性、尺寸穩(wěn)定性)
4. 建筑(高透、抗沖、耐溫、耐紫外線、尺寸穩(wěn)定)
5. 包裝
6. 醫(yī)療器械